背景
当前位置:首页 > 网站精选 > 学生党员必读|高校学生党建工作标准20条!

学生党员必读|高校学生党建工作标准20条!

  • 发布时间:2017-10-19 18:53:34

点击蓝色“交大地学”,关注交大地学


近日,。《标准》围绕加强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要求,从组织领导、教育培养、发展党员、党员管理、作用发挥和条件保障等六个方面作出了规定,今天小编和大家一起来学习。


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党建工作标准

一、组织领导

1.领导体制

形成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学生工作(研究生工作)、宣传、、党校、教务、人事等部门协同配合,院(系)党组织负责实施、学生党支部具体落实的学生党建工作格局。

2.工作机制

学校党委每年至少专题研究一次学生党建工作,院(系)党组织每学期至少研究一次学生党建工作

建立校、院(系)两级领导班子成员、职能部门主要负责人联系指导学生党支部工作制度。

坚持以“两学一做”为基本内容,以“三会一课”为基本制度,以党支部为基本单位,形成学生党建工作常态化长效化机制。

3.学生党支部设置

在按年级或院(系)设置学生党支部的基础上,根据实际需要,探索依托重大项目组、课题组和学生公寓、社区、社团组织等建立党组织,探索学生党建工作向最活跃、最具创新能力的组织拓展,扩大党的覆盖面,做到哪里有学生党员哪里就有学生党组织,哪里有党组织哪里就有健全的组织生活和党组织作用的充分发挥。

学生党支部委员会任期根据支部设置方式设定为两年或三年,坚持按期换届。

合理控制学生党支部党员人数规模,一般在30人以内

4.学生党建工作队伍建设

统筹院(系)党组织书记、副书记、组织员、辅导员和班主任、学生党支部书记、干部等队伍建设注重从优秀辅导员、骨干教师、优秀大学生党员中选拔学生党支部书记。

学生党建工作队伍教育培训纳入学校人才队伍建设总体规划,定期开展专题培训,特别是根据支部换届情况加强党支部书记、支委的党务知识培训。

推动学生党建工作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建设,落实职务职级“双线”晋升办法和保障激励机制,实行职务(职称)评审单列计划、单设标准、单独评审。确保学生党建工作力量配置,每个院(系)至少配备1-2名专职组织员,按师生比不低于1:200的比例设置专职辅导员岗位。

二、教育培养

5.入党积极分子培养

及时与入党申请人谈话

党组织收到入党申请书后,应当在一个月内与入党申请人谈话,指派培养联系人了解入党积极分子思想状况。

确定积极分子的程序

在入党申请人中采取党员推荐、群团组织推优等方式,支部委员会(不设支部委员会的由支部大会)研究决定,并报上级党组织备案的程序确定入党积极分子。

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考察

入党积极分子参加党校学习、开展集中培训,并定期向党组织进行书面或口头思想汇报

党支部每半年对入党积极分子进行一次考察。

院(系)党组织每年对入党积极分子队伍作一次培养状况分析。

6.发展对象培养

严格落实入党积极分子一年以上培养教育和考察的要求,党支部书记、培养联系人、入党介绍人和组织员都要承担起培养教育的责任。

发展对象的确定程序

规范程序,严格把关,对基本具备党员条件的入党积极分子,在听取党小组、培养联系人、党员和群众意见的基础上,经支部委员会讨论同意并报上级党组织备案后,列为发展对象。

发展对象的培养考察

为每一名发展对象确定两名正式党员作为入党介绍人,介绍人认真履行责任。对发展对象应进行短期集中培训时间一般不少于3天(或不少于24个学时),并结合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等进行党情国情教育。发展对象要定期向党组织进行书面思想汇报。

7.预备党员教育

院(系)党组织及时将学校党委批准的预备党员编入党支部和党小组,并认真做好预备期的培养考察记录。

预备党员的培养考察方式

院(系)党组织通过党的组织生活、听取本人汇报、个别谈心、集中培训、实践锻炼等方式,对预备党员进行系统教育和综合考察,、个人党性分析和学习工作情况严格执行预备党员转正的组织程序和要求。

8.党员继续教育

党员继续教育结合本(专)科生、研究生等不同类型学生的特点,有计划、有安排、有落实。以增强党性与党员意识、,、执行纪律合格、品德合格、发挥作用合格。

党员每年集中培训时间一般不少于32个学时。

9.党员教育方式载体

针对本(专)科生、研究生等不同类型学生的特点,构建以校、院党校为主体、基层组织专题学习为重点、网络学习教育为辅助、主题教育实践为支撑的多层次、多渠道的学生党员经常性学习教育体系。

学校党校合理设置教学方案,科学制订培训计划,增强党校教育的针对性、时效性。运用学生互动社区、主题教育网站和“两微一端”等网络新媒体,创建网上党建园地、网上党校等党员教育平台,确保外出实习、毕业班求职学生党员等流动党员正常接受教育。

学校党委书记、校长和院(系)党组织书记、。

以重大节庆日、重要活动、重要节点为契机,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教育活动。重视教育培训实践环节,组织大学生党员广泛参加自我管理、志愿服务、社会调查、承诺践诺等活动

三、发展党员

10.发展原则

按照控制总量、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发挥作用的总要求,,认真落实《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工作细则》各项要求,

坚持入党自愿原则和个别吸收原则,成熟一个,发展一个。

禁止突击发展,反对“关门主义”。

注重发展边疆少数民族优秀学生党员,在坚持标准的前提下给予倾斜政策。

制定年度发展工作计划,在上级党组织规定的年度发展计划控制数内发展党员。

11.发展程序

认真落实培养、预审、公示、谈话、审批和接收、转正等程序及要求。支部大会程序规范,参会人数符合要求,党组织评定意见严谨规范、填写及时。

预备党员必须面向党旗进行入党宣誓,入党宣誓仪式庄严、庄重。

校、院(系)党组织认真履行职责,按照规定及时讨论审批党支部上报的接收预备党员或预备党员转正决议,党委审批必须集体讨论、逐一表决。

学生党员的档案材料建档规范、齐备入党申请书、入党志愿书、思想汇报等材料填写认真、规范。

12.发展质量

强化发展质量,严把发展关口,,深入考察发展对象:

入党动机是否端正;

对党的认识是否深刻;

是否懂得党员义务和权利;

是否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

把综合素质作为发展学生党员的重要考察内容,、能力素质、道德品行、现实表现等方面的具体标准,防止把学习成绩作为党员发展的唯一条件。

四、党员管理

13.党内组织生活

组织生活基本要求

、时代性、原则性、战斗性强,党的组织生活经常、认真、严肃,坚持不懈用好批评和自我批评这个武器。组织生活规范,有实质性内容,能有针对性地解决学生党员的实际问题。

坚持“三会一课”制度

党员必须参加党员大会、党小组会和上党课,党支部定期召开支部委员会会议。“三会一课”结合学生特点,,突出党性锻炼,坚决防止表面化、形式化、娱乐化、庸俗化。

坚持组织生活会制度

会前广泛听取意见、深入谈心交心,会上认真查摆问题、深刻剖析根源、明确整改方向,会后逐一整改落实。

坚持谈心谈话制度

开展经常性谈心谈话,做到坦诚相见,交流思想和意见。

坚持民主评议制度

、对照入党誓词、联系个人实际进行党性分析,强化党员意识,增强党的观念,提高党性修养。每年至少召开一次专题组织生活会,深入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民主评议党员与党性分析评议活动规范有序,。

院(系)党组织要加强对学生党支部党内组织生活的指导和引导,确保党内组织生活有序开展。

14.党员日常管理

党员组织隶属关系明晰,每一名学生党员都能纳入党的基层组织管理之中。

严格执行学生党员党组织关系接转规定,档案材料审查严格,接转组织关系及时规范,党员组织关系管理有效衔接。

严格落实流动党员和出国境党员管理实施办法,建立流动党员管理信息库与管理台账,规范滞留学校毕业生党员组织关系管理。

学生党员基本信息统计工作严谨规范,及时排查党员组织关系,妥善做好“失联党员”“口袋党员”的联系查找和组织关系接转。

严格落实党费收缴、使用和管理工作,教育党员自觉按时足额交纳党费。

加强党员日常管理监督,建立健全大学生党员退出机制,及时稳妥处置不合格党员,。

15.党员权利保障

建立健全党内激励、关怀与帮扶机制。搭建务实管用、灵活多样、特色鲜明的服务学生党员载体。尊重学生党员的主体地位,保障党员民主权利落实党员的知情权、参与权、选举权和监督权,保障党员申辩申诉等权持学生党员广泛参与班级、院(系)和学校管理工作

五、作用发挥

16.党组织作用发挥

校、院(系)党组织主体作用发挥突出,落实“四个合格”目标要求坚决有力,有效开展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党组织创建,领导和支持学生党组织发挥好组织带动、工作带动、队伍带动、榜样带动作用

、管理、服务工作中针对性实效性强,在推进专业学习、志愿服务、社会实践、就业创业等方面工作有力

坚持解决思想问题与实际问题相结合,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在引领优良班风、校风、学风、

17.党员作用发挥

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充分

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充分,严格带头遵守国家法律和校纪校规,带头带头落实“四个合格”目标要求。

研究生党员在学术研究、恪守学术道德中的模范带头作用发挥充分,毕业生党员在创新创业中的导向和示范作用突出。

定期开展评选表彰优秀学生党员工作,通过选树先进典型,用身边人、身边事教育影响其他学生。

六、条件保障

18.制度保障

制定并完善发展学生党员及党员教育管理服务工作各项制度。“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谈心谈话、民主评议党员和学生党组织工作考评等制度的全面落实。学生党员发展质量跟踪评价机制健全。

19.经费保障

学生党建工作纳入学校年度经费预算,党校办学经费满足需要。学生党支部活动经费按照不低于上级党组织规定的标准落实到位。

20.平台建设

建立党建信息化平台,加强“两微一端”建设,创建网上党校园地、党校、。学生党建工作有相对固定的活动场所和设施,建立多种形式的学生党员教育、实践和服务基地。校、院(系)党校师资建设和办学条件好,教学质量有保证。


交大地学微信公众号(iGSEEmedia)

转载自复旦党建学习平台 编辑/王博轩

指尖上的微地学,地学人的小助手

▲点击右上角「┇」分享到朋友圈

新浪微博@交大地学,QQ 2282849479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