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当前位置:首页 > 网站精选 > 掌心里的阳光

掌心里的阳光

  • 发布时间:2022-01-20 12:08:14

先说几句  

明天“三八”妇女节,翻了一下,只找到这篇有关军嫂的旧文,那就应景一下吧。


有一个词语,常在某时候兵们的唇齿间流动,如阳光般洒满营区,一丝丝的纤柔与直线加方块的阳刚和谐共处。

有一个人,她的身影难得出现在兵们的视线里,却在兵们心灵间盛开一朵鲜花,一缕缕的温情与步伐的铿锵呼号的激昂一同撑起军人的心空。

这个词语是,嫂子。

这个人是,军人的妻子。

部队在职务、兵龄上等级森严,论资排辈的水平在其他地方无出其右者。但军人在私人关系上又没辈分之别,相互间亲亲热热地称兄道弟。这习俗向军人的妻子延伸之后,不管其年岁多大,军人总是亲热得真像自家人样叫一声:嫂子。

在中国的传统礼数中,长兄为父长嫂为母。一声“嫂子”,喊出了军人的情感温度。听者心里也是热乎乎的,进入营区见到了丈夫也认识了这么多的好兄弟。

没结婚的兵,还时常就写情书看小对象的照片引出一些话题,只是大多数时候是不声张的,只是在私底下咀嚼片刻。那些结了婚的,甭管是战士还是,极少说起自己的妻子。对了,在营区,军人称自己的妻子为家属的多。

嫂子来队了,那可是营区的节日。兵们个个高兴得像过年似的,欢声笑语荡漾洋营区的每寸土地。只有嫂子的那位好像一如往常,他啊,在心里暗自美着呢。

说起来,嫂子并非营区的常客,一年也就来一回,多则一个月。少的就没法说了,半个月一周,遇上部队有任务,天把也是有的。

嫂子来队的故事,我们读了许多。不同的人物,不同的季节,不同的场景,但故事的走向也就那么几种。不太复杂,十分熟悉的故事,我们一篇篇地读,读得我们几乎只看开头两行就能知道全文的内容,可这挡不住我们的感动。感动像风一样缠绕着我们,心灵之弦在微微颤抖。不是我们过于敏感,而是这样的感动我们总是不由自主。我们会为主人公瞬间的温暖而温暖,也会因这样的瞬间而伤感。温暖与感动,就是这样伴着我们走近他们的相会。

嫂子只是营区的过客,那进营门那浅浅的笑意甜甜的腮红刚映入我们的眼帘,她已经止不住含着泪走出了营门,身后孤单的影子拉得很长很长。这么一来,嫂子那灿烂的笑容和温暖的眼神天天鲜活在兵们的心里,人却在很远很远的地方。

在营门外,兵们的嫂子被人们唤为军嫂。在我的印象中,军嫂是出现时间并不长的词语。不过,这样的称呼确实有些意思。军嫂,你可以理解为军人的嫂子,也可以理解为军队的嫂子。一字之差,其意味不言而喻。当然,我更乐意把军嫂理解为军队的嫂子。

因为军营那雄性的气质,我们时常会忘记军嫂的存在。是啊,每当我们看到那些在练兵场摸爬滚打的身影,每当我们目睹战场上那浴血奋战的壮烈,每当感受到抢险救灾时舍身忘我的英勇时,我们会想起军嫂吗?会想起那绿色的方阵所张扬的力量有军嫂默默的支撑吗?

许多时候,每当我的眼前出现军人时,无论他们是在哪里,我总在寻找军嫂的影子。有一天,我突然想起,军嫂在哪儿啊?在军人的手心里啊。军人把军嫂这阳光握在手心里,浑身便有了无穷的力量,血液便沸腾起来。只是因为,他们的心里已经装下了太多的东西,使命、职责、荣誉以及为这些义无反顾在所不惜的勇往直前。

近日,我在网上看到一幅军人参加5.12汶川大地震求援的照片,那是一张数百名军人挺进震中的强行军照片。有一位网友写下了这样的留言:“你在这一个个绿色身影上,能看到他们家人的面孔吗?”就是这样一句话,让我感动了。我知道,这位网友读懂了军人,读懂了军人的情感,也读懂了那些不在现场的军嫂。

也就是在这次大地震发生后,一位正在某部服役的丈夫心急如焚,然而,救援灾区军令在身。万般无奈之下,他在网上发了一个寻求帮助的帖子,希望有人能够帮助到王琢。让他没有想的是,这个帖子得到了全国网友的关注,短短数十个小时,数以十万计的网友们进行转载、留言和发短消息,希望让更多的人知道这件事,从而可以帮助军嫂王琢。经过网友们的努力,居然真的就把军嫂王琢给找到了。这是网络的力量,这是民间的力量,可这更是人们对军嫂源于内心浓情大爱的力量。

我想我不需要多说军嫂如何的伟大,我只想说军嫂也是普通人,也渴望我们所渴望的生活;我只想说,军人也有家庭,也有妻儿老小,他们也是血肉之躯。

一个国家不能没有军队,而军人不能没有军嫂,我不知道,是不是也可以说,一个国家离不开军嫂,离不开这些女性的沉默与奉献?


往期回顾:

生活是成长最好的老师

走进马岭河峡谷

挤公交也快乐

坐禅于文学丛林

温暖的忧伤

左手神医

重读鲁迅之阿Q:尴尬的闯入者

重读鲁迅之孔乙己:脏破长衫里透着鲜亮

做事是检验为人的唯一标准

《美人鱼》:周星驰的初心在荡漾

为他人让道就是给自己出路

大炮的女人

真爱无法言说

芦花是秋天的一场雪

枪娃

红叶是秋天的一抹羞色

打把杀人的刀

六爷

下士捐款:做好事,也会遭遇尴尬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