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当前位置:首页 > 联盟动态 > 【灵岩法螺】《心经抉隐》55-《心经》正文-总持分(13)

【灵岩法螺】《心经抉隐》55-《心经》正文-总持分(13)

  • 发布时间:2021-06-16 15:38:33

开示《心经抉隐》连载
弘恩法师

本期内容导读:

1详细开示五种“空”的涵义。

2、通过对五种“空”的分析和了解,明白如何回归自性,并放舍对世间“有”的贪著。

     

        那么我们讲这个小乘的偏空涅槃,讲到这个空的时候,元音老人很慈悲的,又给我们解释了五种简单的空。你看,就这几句简单的经文:“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老人用了相当相当长的一个篇幅来给我们讲,所以我们很幸运!


          一开始讲《心经抉隐》的时候,我就想从网上,从《藏经》里边找到一些祖师们对《心经》的注释,但找不到。现在有很多(版本)是现代法师讲的,也不是说讲的不好,但是他讲的高度、深度,确实是没有老人讲得这么圆融。如果没有老人的这部《心经抉隐》啊,我讲《心经》不知道怎么讲,我可能半个小时就讲完了,但是你看老人,旁征博引,是吧,层层的义理、层层的伸进,让我们对佛法、对《心经》等各方面,都学到很多,不管是教理的名相还是真实的观察我们的人生,包括我们断除烦恼的方法,都讲得非常地到位,所以,我们很有福报,确实非常非常难得,能找到这么一个讲《心经》的本子。

   

   那么讲到空呢,老人说“空”可以分为五种:

   第一、顽虚空。什么叫顽虚空呢?“顽”就是愚钝的意思,“愚”就是没有智慧啊,死板板地没有一点生气,“钝”就没有一点作用。这个顽虚空是怎么来的?它是相对而来的,我们前面说,它这个“空”是跟“有”相对的,“有”的对立面是“无”。我们看的、理解的这个虚空就叫顽虚空,它是对世间一切色相的“有”而言的,它讲的空其实就一个相,顽虚空也是相,是空相,空本身就是一个相啊,虽然它是无相之相。但是,这个无相之相跟我们自性的无相之相区别在哪里?自性是活泼泼地能起妙用,这个虚空它是死的,它不能起妙用,所以叫顽虚空。

 

         第二、断灭空。断灭空就是认为把一切空掉了,或者说一切没有了,这就是空。譬如人死了,人死了没有了,很多人就执著,说人死如灯灭,什么也没有了,就空了。那么顽虚空,它是相对而言的,相对于有而言;断灭空呢,是对事物本身(来说),存在的叫做有,不存在的就没有,也叫做断灭,这是一种断灭空。这里的两种空,都是对事物一种错误的认识,尤其是第二种断灭空,是一种邪见。

 

          第三、析法真空。析法真空就是小乘圣人所修的,他们通过自己的般若智慧,对世间的事物进行分析、进行正确的思惟,分析到最后,发现一切事物了无自体,都是空的,不可得,这就叫析法真空。析法真空就是偏空,不能起妙用啊,他们认为一切事物存在没有什么意义----好吃的东西,吃过以后就没有了,过喉三寸成何物?所以,他们这么去分析一些道理,就感觉世间存在的东西都没什么意义。色是色、空是空。譬如说,以前古希腊的哲学家苏格拉底,他其实智慧也很深,元音老人在他的一些著作里边提到过他,苏格拉底其实能够认识到一切皆空的道理,他后来房子不要了、家人也不要了,床也不要了,就是在街上流浪,过自己认为很简单的生活。但是他还拿一个杯子,有一天他看到一个乞丐,在河边用手捧着水喝的时候,噢,原来杯子也是多余的、也是不可得的,于是把杯子也扔掉了,这就偏空了。


                             

          那么小乘圣人呢,就是认为世间的一切存在都没有意义,我们有时候讲法也是讲得特别强烈,说世间一切存在都没有意义啊,这也是一种析法真空。这样给大家分析人生拥有的这些东西,究竟对大家有什么用啊?----人生拥有的东西,给我们带来的只能是烦恼、只能是痛苦、只能是挂碍!有了钱,有了妻财子禄,你看,这些东西给我们带来的不是真正地快乐,相反,正是因为有了这些,我们人生多了那么多的挂碍,我们的心不断地要去关心它、维护它,很辛苦。所以,不要太过于贪著世间的这些东西,贪著世间的欲望,那些都是我们苦的根本,适可而止就好,丰简随缘过就好了,不要太贪著,这也是一种系法真空的道理。

 

          第四、体法真空。体法真空是大乘初门菩萨修的,菩萨刚刚入大乘之门。体法真空的一个根本道理是什么?就是色相当体即空,不需要去分析它,当体就是空的,以无自性为之空。(初门菩萨)知道事物当体即空,却不知道色相就是自性的显现,把性、相分离了。体法真空跟析法真空的区别呢,就是析法真空是色是色、空是空,认为色无用;那么体法真空呢,就是知道色法的当体即空。以诸缘假合为之空,它(一切)是种种因缘假合的,所以它又不可得,虽然不可得,但又不是没有用,这就是大乘和小乘的区别。小乘分析到最后,认为一切是空的,没有用,所以它就舍弃一切,认为既然没有用,我还要它干嘛;但大乘不是这样,大乘修学人认识到它(一切)也是空的,领悟的道理和小乘人都是一样的,证到的道理也是有用的,但是大乘的人,他有利益众生的心,他明白虽然这一切对自己没有用的,但是对众生有用,因此,虽然明白色法当体即空,但是不废它的作用。譬如说我有很多的粮食,在饥馑或者荒年,你就可以去济助贫类,他们饿了没有东西吃,你可以施舍粮食让他活下来啊。小乘人就不管了,他认为反正我有法乐之身,我饿也饿不死,于是躲到山林里边,他就不管了。大乘菩萨有利世的心,虽然识得当体即空,跟小乘明白的道理完全是一样的,但是对待的态度不一样,为什么?发心不一样啊!大乘人他要利益众生啊,他要利用这一切幻有的、空相的东西,当体即空的东西去利益众生,因此他不碍事物的“有”,不偏废事物的“有”。



          第五、妙有真空。妙有真空是佛法的究竟之义,这个妙有真空的道理不是用分析而得出来的,它是需要彻证的啊----真正证到一切事物与自心不相隔碍,无二无别,所以“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就是这个道理。妙有真空这个“有”是一种妙有,为什么妙有啊?因为是自性的显现,它(自性)能够起种种的作用;“空”是当体真实地空相,无自体可言,都是心相显现、心相造作的,这是对于世间的事物而言。那么另一种妙有真空,就讲的我们的自性。自性不可见,没有声音、没有色相对吧,它是一个真空之相。但是自性能显种种的妙用啊,能够显现、能够制造世间的万事万物,一切的万有,所以,它又有妙有的功能。真空妙有,妙有真空。

 

         那讲来讲去这五种空:顽虚空、断灭空、析法真空、体法真空和妙有真空,这一些其实还是让我们回归到这个自性上来。佛法讲的空啊,都是让我们不要执著世间的有,众生就是因为执著世间的有、贪着世间的有而入生死,所以不能得到解脱,妄受轮回。要识得这一切是心的显现,最后能够回归到究竟(义)的大乘佛法里来,众生才能得到究竟的解脱。

 

         那么我们明白了这些道理呢,我们做人做事就会掌握一个原则,这个原则非常重要,就是说真正有了这种般若的正见、空性的正见,对任何事物都“不即不离”,就是你不会再贪著它,但也不会去舍弃它,就是把握这个中道。所以,般若的这种空性的智慧,不是说空了之后什么都没有、什么都不可得、什么都不要了,那是小乘的智慧。真正般若的智慧是要回到中道上。

 

         那么经过以上这个分析,我想大家对这五种空的基本道理,能够有一个正确的认识:顽虚空就是与“有”相对的空;断灭空就是认为事物存在就是有,事物不存在了就没了、就空了;小乘圣人的析法真空,是认识到一切的事物,分析到它不可得,没有什么实际的意义、究竟的意义,所以偏废于事相,只是追求偏空的寂灭涅槃,这是小乘的析法真空;体法真空,就是大乘初门的菩萨,他明白的道理跟小乘的圣人是一样的,但是不碍事有、不废万有,利用这些“有”来方便的度化众生;那么通过这种大乘初门菩萨的不断观照、修行,最后就能契入到佛法的究竟之地,就叫妙有真空----识得(世间的)一切只是自心的显现,唯是一心,故名真如。这个世间,唯此、唯有心法,一切的显现都是心的显现,色法的显现也是心法的显现啊,这是

 

 今天呢,我们就学习到这里,现在请大家恭敬合掌,我们一起作个回向:


愿以此功德,普及与一切,

我等与众生,皆共成佛道。

阿弥陀佛!

(第九讲终)


(根据讲法录音编辑整理)

(待续)



【责任编辑:慧暄】


友情链接